为帮助2018级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清史,建立历史现场感,打通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2019年10月26日至27日,在学校教务处、河北文保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老虎机官网圆满组织完成了2018级本科生赴清东陵、承德课外教学活动。本次教学考察路线以中国清史为中心设计,主要考察地点包括清东陵、承德避暑山庄、普宁寺、小布达拉宫等。为提高课外教学质量,老虎机官网特邀清东陵管委会副主任赵英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黄大伟老师担任课外指导教师,为同学解疑答惑。此次考察由姜萌老师、李光伟老师、张彤老师带队。 10月26日上午九点,师生一行抵达清东陵。清东陵于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全国十佳文明导游员、曾多次登上《百家讲坛》栏目讲解清东陵的赵英健老师是清东陵著名的研究专家,在进入核心景区的途中就开始为同学们介绍清东陵的修建背景。祭祀起源于远古时期,祖先为祭拜的主要对象,自古以来祭祀祖先就是中国重要的礼俗之一。“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在历代帝王的心目中,陵墓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清朝自皇太极建立以来,先后开辟了三处皇家陵园,即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赵老师讲到,清东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北有昌瑞山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持芴朝挹朝如,中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白虎雄踞”,突出显示了清东陵在自然山水与建筑人文上的和谐统一。
师生们于清东陵石牌坊前合影
师生们第一站参观的是孝陵石牌坊。该牌坊是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仿木结构形式,五间六柱十一楼,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构筑而成,历史上经历过两次大地震仍完好无损。其雕刻精美,心思巧妙,其中柱上的兽、山图案平齐,有“寿与山齐”的寓意。赵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牌坊的形制、材质、特点等。姜萌老师补充道,“中国古代以礼治国,葬礼与陵墓是最讲究礼的地方。从清东陵中可以看到历史,看到建筑,更可以看到礼制。同学们要在赵老师讲解下,认真体会观察”。
赵英健老师为同学们讲解石牌坊
随后师生来到了孝陵神路的石像生段。神路总长约6公里,将孝陵的数十座建筑相贯串,形成陵区建筑中轴线,也是清陵中最长的神路。神路中最吸引人的依依次排列的十八对石像生。石像生不仅象征着墓主人生前的地位和仪仗,同时也有着镇墓驱邪的作用。赵老师讲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马、麒麟、象等石像生站卧交错排列,体现出古代建筑美学的智慧。” 姜萌老师指出,这种历史遗址非常有利于同学们去感受历史现场、再现历史。在他的提议下,师生一行步行通过了石像生段的神路。同学们边走边观察神路两旁的石像生,收获良多。
同学们近距离观察石像生
随后,师生一行乘车至“东陵奢华之最”所在的“定东陵” 慈禧和慈安的陵寝。双陵的建制本来一样,但慈安死后,慈禧将陵内建筑全部重建翻修。重修后的慈禧陵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装修豪华,富丽堂皇,如隆恩殿前的龙凤陛石,采用透雕手法雕出凤在上龙在下的龙翔凤舞图景。进入隆恩门后,赵老师借助悬挂在隆恩门后面的清东陵全景导览,将清东陵的整体布局、建筑结构、营建过程,以及其背后历史脉络、文化渊源为同学们作以详尽的解说。在讲述过程中赵老师引经据典,用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讲述清东陵的营建历史,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并仔细记录。
赵英健老师为同学们讲述清东陵营建过程
随后同学们又进入慈禧陵寝的隆恩殿,赵老师为导引大家观看隆恩殿的金丝楠本等建筑材质和建筑风格,观赏慈禧书法等。进入慈禧地宫后,赵老师又为同学们讲述了孙殿英盗宝等事情。
结束定东陵的参观学习,师生前往乾隆的陵寝 “裕陵”。赵老师在井亭为同学们讲解了井亭的建设寓意及其使用情况。随后与同学们一起来到裕陵的隆恩殿,参观正在进行的主题展览,其中有很多乾隆时期的珍贵文物和墓葬遗存。赵老师结合展出文物向同学们一一介绍。
赵英健老师为同学们介绍“裕陵”展览文物
随后师生一行进入裕陵地宫。地宫里面布满了精美的佛教题材的雕刻:三世佛、五方佛、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五欲供、八宝、法器以及三万多字的藏文、梵文经咒,雕法娴熟精湛,线条流畅细腻,造型生动传神,布局严谨有序,堪称“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和“石雕艺术宝库”。地宫内葬有乾隆本人、两位皇后和三位皇贵妃。由于经历了盗匪的劫掠,地宫现仅存三具棺椁。赵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地宫的建筑特色与建制及合葬制度等知识。
赵英健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地宫雕刻石壁
结束了清东陵的参观学习,师生一行随即乘车前往承德。为了提高第二天对避暑山庄考察学习的效果,学院邀请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黄大伟老师为同学们做《避暑山庄的兴建背景》主题讲座。
黄老师围绕“避暑山庄为何兴建?”“何以肇建于热河上营?”这两个核心问题进行阐述。从布尔尼等叛乱、康熙北巡塞外、设置木兰围场、兴建口外行宫四个部分梳理了避暑山庄兴建背后的历史线索。黄老师引用实录、诏书、地方志及诗文等清代重要史料,生动地为同学们展现当时的历史背景。随后,黄老师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及政治需要等方面阐述了避暑山庄的重要地位。黄老师在讲述专业知识的同时又结合了民间故事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同学们听后收获颇丰,并对第二天避暑山庄的学习充满期待。
黄大伟老师进行专题讲座
10月27日一早,同学们便在黄大伟老师的带领下出发前往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曾是清代第二政治中心,也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师生们于避暑山庄丽正门前合影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师生一行从丽正门进入后,分为两组由避暑山庄博物馆谭志国老师和李妍老师带领同学们在宫殿区进行参观学习。两位老师借由山庄全景图为同学们讲解了山庄和外八庙的整体情况和营建过程,以及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在清代政治运行中的作用。同学们在两位老师导引下,依次参观了挂屏展、瓷器展、珐琅展、慈禧生活用品展等。通过老师的介绍和近距离对展览文物的学习,同学们对清代精美的工艺品种类、工艺技法及清代宫廷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避暑山庄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室内摆设
避暑山庄的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黄大伟老师带领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无暑清凉(门殿)、一片云、浮片玉、风雨楼、文津阁等建筑。
在无暑清凉殿前,黄老师为同学们补充了避暑山庄的早期营建史。黄老师指出,康熙五十年前,如意洲是宫殿区,是康熙皇帝接见文武大臣和少数民族王公首领、批阅奏章、处理朝政的地方,正宫落成后,此殿变成了康熙的寝宫。在一片云、浮片玉,黄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清代宫廷的戏曲文化。清代以四大徽班进京为京剧开始形成的标志,同时地方戏曲也在这一时期逐步定型。黄大伟老师鼓励对宫廷戏曲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利用清代升平署档案等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黄大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清代宫廷戏曲文化
同学们随后跟随黄老师来到烟雨楼。烟雨楼是乾隆四十五年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而建的。楼东为青阳书屋,是皇帝读书的地方,黄老师讲到,“清代非常注重对皇子的教育,皇子们每天的学习时间超过12小时。”最后师生一行来到文津阁,其位于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建于乾隆三十九年,营造法式仿照明代的浙江“天一阁”。文津阁内原藏《古今图书集成》万卷、《御制诗》四集,1785年《四库全书》也曾收藏于此。辛亥革命后,《四库全书》运往北京图书馆。黄老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文津阁的建筑样式,其外观为两层,实际是三层,阁中辟一暗层。此外,其院前有一池水,整体采用黑色琉璃瓦,六开间的制式等设计,都与防火观念息息相关。黄老师与同学们分享年幼时因文津阁尚未严格保护自己还曾在里面学习画画的经历,同学们纷纷羡慕感叹。
黄大伟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文津阁的历史
结束了避暑山庄的考察学习,师生乘车来到了“外八庙”之一的普宁寺。“外八庙”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藏传佛教寺庙的总称,黄老师指出“外八庙实际上共有十二座寺庙,两座为康熙年间修建,另十座则是乾隆年间修建。清代根据驻庙喇嘛分处进行管理,没有驻庙喇嘛则由旁边代管划为一处,共八处。在寺庙门前,黄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寺庙的篇额,清代皇家寺庙大部分采用四体文定制,即满、汗、藏、蒙四种文字。
师生于普宁寺合影
普宁寺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是乾隆朝的第一座寺庙,也是一座典型的汉藏合璧式的寺庙。黄老师结合展板为同学们介绍整座寺庙的布局结构,以大雄宝殿为界,普宁寺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布局,后半部是藏式形式。
黄大伟老师为同学们介绍普宁寺布局
随后黄大伟老师引导同学们来到碑亭前,为大家释读乾隆亲自撰写碑文《普宁寺碑》、《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黄老师指出,碑文记载了修建寺庙的政治背景,梳理了有清一代对蒙古的政治政策,反思边疆治理问题。此外三块碑均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这在中国碑刻中是比较少见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随后,同学们跟随黄老师参观了天王殿、大雄宝殿,及大乘之阁。在参观过程中,黄老师详细解释了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因果报应、三千世界等佛教概念。
黄大伟老师带同学们参观碑亭
走出普宁寺,师生们来到此次考察的最后一站 普陀宗胜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因仿拉萨布达拉宫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小布达拉宫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修建的。其主体建筑位于山巅,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是典型的藏式庙宇结构,因山就势,散漫分布,无中轴线。黄老师指出,寺庙整体建筑包含着多种文化内涵,如福寿文化、国富民强的体现、多民族文化统一等。
师生于普陀宗胜之庙前合影
随后,黄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寺内的三座石碑:中为《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建庙背景及经过;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过程及清政府抚恤该部的情况。
师生参观殿前琉璃牌坊
走上大红台,红台内四周为三层群楼,中央是主殿 万法归一殿。万法归一殿结构为重檐攒尖顶,上覆镏金鱼鳞铜瓦,屋脊饰以波状镏金瓦,殿内留有为达赖准备的经坛和法座。黄老师在讲解中引经据典,生动有趣,将佛教故事与寺庙建筑结合起来,一一指出各个建筑或佛教造像的功能特点、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走上妙高台,万法归一殿殿顶高出群楼,在夕阳的照耀下金光闪烁,师生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景色。
熠熠生辉的大金顶
老虎机游戏在线玩平台的课外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同学们在历史场景中感知历史、学习历史。通过课外实践考查,能够使书本所学知识变的更加鲜活,更加立体,帮助同学们建立历史现场感。此次考察中,清东陵气势恢弘的帝王陵寝让同学们对清代的墓葬建筑及背后的礼制观念和自然与人文和谐的建筑智慧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承德的考察,同学们从清代政治、军事、文化乃至艺术层面对避暑山庄有了新的认识。普宁寺、小布达拉宫更让同学们了解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
本次清东陵、承德的课外考察是18级同学本学期第一次本科生的课外考察。接下来学院还将组织同学们前往故宫地进行现场教学。
文:郑泽宇
图:郑泽宇、尹世奇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老虎机游戏app官网版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