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孙伶俐):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近日举行了五四运动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以色列、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五四运动对中国以及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产生的影响做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思路开阔,讨论了五四运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中国普通话的普及问题,中国的注音字母问题,女性主义问题,中国和日本、印度以及西方其他国家的关系问题,鲁迅的文学及鲁迅生活轨迹的转变,五四时期的其他思潮等等,给人以启发,使人们对五四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郭志松表示,五四运动在语言、思想等方面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讨论五四运动的意义就在于要尽量理解现代中国发生了什么,这不仅和现在有关,也和历史有关,五四运动是崭新的中国的开端。在我们的会议上,你可以看到很多的想法、模式在1919年、1920年就有了,即使过去了100年,到现在仍然适用。”
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吴洋表示,五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100年了,但是从国际化的视角看待五四运动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五四运动需要被重新审视。吴洋说,五四运动是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起点,给中国的传统学术和思想一个新生的机会,“尤其是对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来说,大家都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关注民国时期的学术,我们想通过这个学术会议能不能给大家一些新的思考。一些海外的学者也来从其他的角度讨论,看五四运动是不是对今天的社会依然有启发作用,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现有的文化,现有的这种文化复兴和五四运动倡导的文化复兴是不是能继续接轨,是不是能让中国文化在现在这个新的时代继续向前发展。我们是不是可以有更广阔的视野,中国文化怎么样能和西方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我们怎么去继承我们的文化传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为世界所接受,或者有一个平台,让我们和世界的其他学者对话。五四运动的话题对我们来说永远都是新的,因为它的面向太多了,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讨论。”
老虎机游戏app官网版清史所杨念群教授是第一次参加五四运动的国际研讨会。他表示,国际会议讨论的议题范围更广,不仅涉及到中国,还有同一时代的埃及、印度等国家的对比,使五四运动这一议题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更加多元化,“我觉得五四运动不应该只被看作是一场政治运动,比如拒绝巴黎和会签字、反抗西方侵略等,而应该把它看得更广泛一点,比如它是一场文化运动,为我们现代文化发生和发展奠定基础的一场文化运动,而且出现了很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师级的人物、文化巨人,五四这个意义还是很重大的。还有从全球的角度看,五四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标志着和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运动能结合起来看,放在国际背景下考虑五四的意义更有意思,更加多样。”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系助教哥书彦表示,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重要的革命,但是研究五四运动的英文书籍并不多,目前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她最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五四时期的作家都认为文学可以救国,“中国作家为什么认为现代文学特别是小说能救国?我觉得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文学怎么能救国?但是学者还不知道他们的看法是什么。大家都说,五四时期大家都以为文学能救国,但是为什么?怎么样来救国?我们还不知道。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很多中国作家有大概相同的看法,就是你读一部文学作品时,你的心理会发生一些共鸣,这个共鸣就会影响你,让你成为一个革命者。”
老虎机游戏app官网版文学院教授张洁宇表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没有白话文的提倡就没有现代文学,“我们的现代文学在两个意义上表现出来:一个是形式上,用白话代替了古文,代替了文言文,这是全面的革命性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从精神和内容上,就是鲁迅说的人的文学,以前都是帝王将相或者神话之类的,真正关注到人这是第一次,当然这背后有很多思想史的背景,但是从文学的角度去关注人,个人的出现是从新文化运动后开始的。五四运动等于开创了一个新文学的传统,既是活的文字,我们口语的、现代生活的经验的表达,还有就是人的文学的价值。”
原文转载自《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