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星期三)下午,老虎机游戏在线玩平台考古文博系学术前沿系列讲座第二十讲“传统与时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璧’和’‘龙’ ”在老虎机游戏app官网版公共教学楼一楼1504教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世界文化部主任、东亚考古研究员沈辰教授主讲,老虎机游戏在线玩平台考古文博系吕学明教授主持,李梅田教授点评,张林虎、曹斌、仪明洁等多位老师出席,还吸引了众多校内外其他院系的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聆听,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沈辰教授讲座
讲座伊始,沈辰教授讲述了各界对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的T形彩绘帛画的诸多诠释。就帛画中的“双龙穿壁”图案,以跨文化研究的概念对西汉时期两种文化代表“龙”和“玉璧”所具有的涵义提出了一番思考。
讲座现场
首先,沈辰教授指出,对于文化内涵不能就事论事、按图说图,解读两千年前的文化,必然要想到现代与当时两种文化的跨越性,即跨文化研究。在跨文化研究视角下,沈辰教授以一些传统的玉璧与龙的经典器物或图案贯穿了良渚文化时期、西汉时期、现代和未来四个时间段,阐述了二者是如何在不同时段的世界文化体系中被物化、提炼、利用和宣传的,和与当时上流社会间流行趋势变换的联系。
其次,从跨文化研究下引申出了本位观(emic)和客位观(etic)的概念。并提出,本位和客位虽会因时代和背景的影响而左右其表述和分析,但若将二者综合起来考虑,便能够更忠实地反映出分析对象的行为和信仰。如西汉人对诸如墓葬礼仪中飞天升仙等的文化诉求,有时只是他们对前人物质文化的一种美化,就如同现代人对两千年前的社会做出的理论化历史复原。
随后,沈辰教授引用ROM博物馆馆藏的三件中国文物:良渚文化玉璧附木座、武士御龙纹画像砖和东汉鎏金铜棺饰,结合考古出土遗物、历史物质文化论和艺术收藏的角度进行了跨文化思考,并从时代和空间跨文化研究的角度上,分别讨论玉璧和龙的寓意、象征和装饰功能作用是如何转变的,以及中西方对于二者不同的理解。
最后,沈辰教授提出,功能与寓意是根据时代需要所改变和接受的,是对传统和时尚的结合,也是时尚衍生于对传统的喜爱和自我肯定。对二者来说,过分强调传统的文化寓意就成了宗教和精神的说教,而把传统赋予到平民化、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才是一种让各种社会阶层都能接受的时尚。因此,我们要将所研究的成果跨越时空置于到古代社会中去,感同身受地将古代社会作为当代社会,去重新审视文化的传承和社会风尚,才能进一步了解当时人们的社会形态和思想意识。
李梅田教授点评
李梅田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沈辰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普通且最具有代表性的物品入手,提炼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核心的概念 传统与时尚,也是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需要考虑的根本的问题。文化的变迁和传承,实际上就是文化传统上的变迁问题,是从时间和空间上的变迁。不仅是玉璧和龙,其它许多文化事项都可以推而广之的从传统与时尚方面进行研究。例如从魏晋到隋唐时期人物造型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是传统与时尚的流变问题。沈辰教授这个概念的提出,非常有助于理解传统文化上的一些现象。现今人文学科呈现出一种多学科趋同的趋势,在理解对象时所需的思路也越来越丰富,沈辰教授提出的跨文化研究十分重要,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提问环节
在提问环节,现场的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就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后的现状和未来、青铜器纹样间的区别与联系、博物馆策展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当今西方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等问题与沈辰教授展开交流,内容精彩,气氛热烈。
吕学明教授总结
讲座最后,吕学明老师就当代博物馆发展趋势与沈辰老师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当代博物馆在发展中应该着重培养专业人才。在策划展览时要贴近观众需求。策展人要重视文物,要重视将专业知识与当代人关注点相结合,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展览。这种策展思维是值得每一个文博人学习的。
(文:汪海伦)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老虎机游戏app官网版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