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晚,由老虎机游戏在线玩平台牛润珍教授主持的东亚古都研究与亚洲共同体展开系列讲座第十讲顺利开讲。本讲邀请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李孝聪教授主讲,题目为“明代卫所城选址与形制的历史考察”。
李孝聪教授首先讲解了明代卫所城址的分布与选址。他指出明代陆地卫所城池选址首先要选择山川冲要之地,凭险而筑,完成其戍守功能;其次,城址周围应有适当面积的土地便于耕种,实现自给自足之屯垦功能;第三,城址需靠近川溪泉流,以保证城内的水源供给。他以明代万全右卫城、大同右卫、松潘卫、会川卫等为例进行了讲解,并联系到2010年四川舟曲泥石流灾难出现的原因,特别分析了西固城军民守御千户所为何没有受到冲埋,原因就是其选址正确。同时,李老师还补充了沿海卫所的选址,指出沿海卫所也是优先考虑地形险要,能够控制港湾,防止贼船停泊,且有川溪供给水源,并以灵山卫城、雄崖、玄锺、大成守御卫所等为例进行说明。 接下来,李老师谈到了明代卫所城址的形制与功能。他指出明代卫所城或沿用前代(唐、辽、宋、西夏、元代)城址,加以拓展;或新筑城。形制因营房、操场的约束而整齐方正,备具瓮城、马面,级别与规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于驻防官兵的数目不同,明代边城卫、所、堡城址的规模依层级而递减。李老师以天城卫城、威远卫城、大同左卫、大同右卫等为例,指出明代边城卫所外廓城墙设计均相对方正,城内营房排列整齐,城中心一般为十字街,建造钟鼓楼以强化对城市中心地带的控制,并因此而影响了地方州县的城市制度。然后,又以镇戎守御千户所、西安州守御千户所、明乾盐池堡、芦沟堡等为例谈到了守御千户所、边堡的形制;以临山卫城、观海卫城等为例讲解了沿海卫所的形制。之后,李老师分析了明代卫所城的功能,指出其主要职责为镇戍一方,但因边地往往不设置州、县等地方行政建置,卫所往往军事与民政功能集于一身,虽然形同军事城堡,却程度不同地承担了区域物资集散的城市商业功能,如明长城沿线各口设马市作为蒙古诸部与明朝的边市贸易之所。 然后,李老师分析了明代卫所城址的历史结局与社会影响。他指出卫所的最终结局是在清康、雍、乾三代逐渐被纳入地方行政层级体制下的州县,部分原来都司驻地、卫城和较重要的千户所城址,因交通、地理之便往往被改为府、州、县的治所,大量仅具有军事戍守职能的守御千户所、百户所城则渐渐变成村落。李老师指出,明代在边防实行卫所屯戍制,城址在农牧交错地带的大量出现,引起了地区交通网络、城镇分布及社会环境相当大程度的改变。如李老师对比了宋、明边堡位置与战术之关系,指出宋代堡寨靠后方输粮补给,而明代边堡靠就近屯田以自给,不同的战略战术使宋、明两代边堡有不同的选址。宋代城寨、烽燧往往居高凭险而筑,依河川纵深而延伸,前后呼应,对当地环境影响不大;明朝卫所、边堡则平行于长城边墙而分布,边城周围有许多新开垦的土地,改变或加重了当地农业耕垦的比重,因而明朝卫所城堡对农牧交错带的自然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他以长城沿线卫所为例,指出清朝改卫所边堡为州县,人口逐渐增多,农业经营超过放牧,成为当地自然环境恶化的主要诱因之一。
在最后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就“明末西方筑城技术引进和中国稜堡之关系”、“清代满城和明代卫所城之差异”、“天津卫的形成”、“现代已被废弃的村落又重新在明代卫所城址上发展起来的原因”、“明代卫所后期军事防御功能是否消失”、“居于险恶地势的沿海卫所为何能被攻破”、“目前城市规划与历史地理知识之结合”等问题与李老师进行了探讨。
(文/郑云艳)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老虎机游戏app官网版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